艾测网 > 艾滋病检测 > 为什么干血斑里病毒死了,反而检测更准确?

为什么干血斑里病毒死了,反而检测更准确?

时间 2025-03-02 16:52:42 来源 www.aidsjc.com

邮寄干血斑样品到实验室检测,血液凝固了,为什么里面的病毒都死了,反而能更准确的检测?

干血斑核酸检测,检测的是病毒遗传物质--核酸,而不是病毒本身。病毒死了,它的遗传物质不会变。干血斑比血浆能更容易且更好地保存核酸,所以检测更准确。

当您需要将干血斑样品寄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时,或许会遇到这样一个疑问:如果血液在采集后已经凝固,其中的病毒似乎也随之失去了活性,那么这样的样本还能进行有效的检测吗?实际上,这里存在一个常见的误解。实验室在进行病毒检测时,其核心目标并非直接检测活病毒本身,而是聚焦于病毒的核酸成分。

艾滋病核酸检测干血斑里病毒死了,还能检测

核酸,作为病毒的遗传信息载体,是病毒存在与否的关键证据。这意味着,无论病毒是否处于活跃状态,只要其核酸片段在样本中被检测到,即可确认个体曾暴露于该病毒并被感染。因此,病毒的生死状态并不直接影响核酸检测的结果。在干血斑样本中,尽管病毒可能因血液凝固而失去生命活力,但病毒核酸作为一种稳定的生物分子,往往能够在适宜条件下得到较好的保存,不受病毒活性状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不妨想象一下某些侦探电影中的场景:警察在破案过程中,会小心翼翼地收集案发现场遗留的血迹,哪怕这些血迹已经干涸多时。这些看似无生命的痕迹,在送到专业实验室进行DNA核酸检测后,却能揭示出至关重要的身份信息,帮助警方锁定嫌疑人。艾滋病(HIV)的核酸检测便是基于同样的科学原理——它关注的是病毒核酸的存在与否,而非病毒的活性状态。

综上所述,即使干血斑中的病毒已经死亡,只要其核酸得以保存,实验室就能通过高精度的核酸检测技术,准确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特定病毒的遗传物质,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为什么实验室选择干血斑?

血液凝固后,就不会生长细菌,里面的物质,就不会被分解。而液态的血液样本,因为液体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保存条件非常苛刻,需要用高端的采血设备,邮寄时,也要冷链运输。干血斑没有这些问题,而且可以直接发顺丰空运。

如何制作干血斑?

在采样卡加血圈上,加满血液,覆盖圆圈。自然阴干2个小时,颜色很暗即可。然后按说明书要求,装进干血斑专用袋,寄回实验室即可。

 

上一篇:艾滋病核酸检测怎么查报告结果?
下一篇:为什么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比医院更准确、更可靠?

版权所有 长沙亿朗科技有限公司 湘ICP备20240986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