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的HIV窗口期】服用阻断药会影响艾滋病窗口期吗?
阻断药影响艾滋病窗口期?
有很多人认为,如果服用了阻断药物,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HIV抗体的产生,所以可能会延长艾滋病窗口期。但是目前有实践证明,服用阻断药不会对窗口期产生影响,也不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选择定期检测,最晚在三个月后检查结果为阴性,即可完全排除感染艾滋可能,甚至可以做病毒库(HIV-DNA)检测,它的检测结果可完全放心。
艾滋阻断药原理
其实艾滋病阻断药的原理主要就跟HIV的感染过程有关,因为并不是只要一接触HIV就会立马感染。比如通过性传播,HIV病毒会先侵犯粘膜部位,穿过粘膜屏障后才会进入人体的组织、细胞、淋巴结,经过在淋巴结繁殖后,最后才会进入血液。整个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所以阻断也分为几个时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病毒进入血液之前将其消灭从而达到阻断目的。
艾滋病阻断药物
实际上,一定程度上艾滋病阻断药和抗病毒药物其实可以归为一类,目前通用的都是三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整合酶抑制剂(拉替拉伟或者多替拉伟)+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恩曲他滨或者拉米夫定)+替诺福伟;第二种是克力芝或者依非韦伦+恩曲他滨或者拉米夫定+替诺福伟。
艾滋病阻断药物服用时间
目前已有确切研究证据表明,高危行为后服用阻断药,能够有效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但具体降低概率的高低与服用时间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越早服用成功率越高,最好是在72小时内,两小时之内效果最佳。但是如果服用时间超过了72小时,仍需服用阻断药,虽然此时阻断成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是对于早期治疗和后续病情控制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艾滋病阻断药副作用
上述已经提到过,艾滋病阻断主要有两种方案。其中第一种方案的副作用比较小,可能偶发皮疹。但第二种方案也就是克力芝方案的副作用相对而言比较大,服用者除了可能会出现皮疹以外,消化道也可能一定程度上遭受损伤,而引发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请不要私自处理,最好咨询有关医生进行对症治疗。
艾滋病目前尚未有治愈的方法,所以如果不幸发生了高危行为,一定要及时服用阻断药,尽可能的减少感染的风险。为了安全起见,在服用阻断药后,仍然建议进行艾滋病的检测。那么以下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艾滋病检测的方法:
为何艾滋病早期发现至关重要?对于面临感染风险的朋友,这一信息至关重要——艾滋病的早期发现,意味着更大的生存优势。在感染初期,你实际上是在与病毒进行一场与时间的较量,每一刻都至关重要。
延迟发现,可能面临的生存期仅为2至10年;而早期发现,则有机会享受正常寿命。更重要的是,早期发现不仅使病情更易于控制,还能显著降低治疗费用,提升生活质量,让你能够如常人般生活,甚至将艾滋病视为一种慢性病来管理。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艾滋病毒一旦入侵成功,便会在体内迅速复制,呈现爆发式增长。感染后的细胞仿佛一座座病毒工厂,不断生产出新的病毒,这些新病毒再去感染更多的细胞,形成新的病毒工厂。这种增长是指数级的,体内工厂越多,病程进展越快,病情也愈发严重。
因此,对于你来说,争分夺秒、尽早发现至关重要。目前,最先进的检测技术是HIV核酸检测,其窗口期仅需7天,比传统方法缩短了3至4周。尽管由于核酸检测是艾滋病实验室提供的一对一服务,费用略高于试纸自测,但对于有过高危行为的朋友来说,效率应优先于费用考虑。
艾测网提供保密的核酸检测服务,由国内知名大型实验室支持,检测量大且出结果迅速。有需要的朋友,可直接在艾测网官网购买检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