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存艾滋病情况深度解析:有效控制,低流行态势持续
上海现存艾滋病感染者人数呈下降趋势,疫情维持低流行水平
在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之际,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公布了一系列关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最新数据。数据显示,自1987年上海市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至2024年11月20日,本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2349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1198例,报告死亡病例3173例。然而,值得欣慰的是,上海艾滋病疫情自2019年以来呈现持续小幅下降态势,疫情维持在低流行水平。
据最新统计,2024年1月1日至11月20日,上海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82例,较去年同期(1457例)下降了12.0%。其中,艾滋病病人547例,较去年同期(596例)下降了8.2%;报告死亡病例181例,较去年同期(283例)下降了36.0%。更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已连续15年无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报告,这标志着上海在艾滋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性传播仍然是上海艾滋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数据显示,经性途径传播的病例占报告病例的96.3%,其中男男同性传播占52.1%,这一比例仍然较高。针对这一现状,上海市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优化艾滋病检测策略,探索多场景艾滋病自助检测,旨在最大限度地发现感染者。目前,全市在酒店宾馆、娱乐场所、公厕浴室、白领公寓、大专院校等场所投放了20余万只安全套,并通过多部门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在娱乐场所、建筑工地、集贸市场等场所开展重点人群宣传教育、动员检测等干预活动。
此外,上海在16个区全面推进实施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工作,围绕“扩大检测”和“多病共防”开展试点,确定了52项重点工作进行创新试点。通过以疾控机构为纽带、社区为基础、医疗机构为支撑的协同管理创新模式,推动规范治疗和全周期健康管理水平提升。截至2024年10月底,上海今年累计检测501.7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上升9.8%。同时,在140余个点位试点开展艾滋病自助检测试剂发放,进一步扩大了检测覆盖面。
在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方面,上海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感染者30天启动治疗比例从2023年的76%已上升至目前的83%以上,提前实现了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防治工作目标。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率和治疗比例均达到90%以上,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上海在艾滋病防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治模式,上海有效控制了艾滋病的传播,并持续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发展。然而,面对依然存在的挑战,上海仍需继续加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共同为终结艾滋病、共享健康而努力。
致曾有过高风险行为的朋友们:请注意,艾滋病的早期发现对于病情控制至关重要。越早确诊,治疗成本越低,生存时间越长。想象一下,如果在感染初期一周内就能检测出来,您的预期寿命几乎可以不受影响,艾滋病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可管理的慢性疾病。然而,如果诊断过晚,遗憾的是,许多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可能仅为2至10年。
采用前沿技术尽早检测,对于避免病情恶化至关重要。目前,HIV检测中最前沿的方法是DNA核酸检测,它能比其他方法提前三周发现病毒。就像新冠疫情初期我们选择核酸检测而非抗原抗体检测一样,因为核酸检测更加灵敏、快速。如果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窗口,尽早开始治疗,感染者将能极大地受益。
艾测网提供的HIV DNA核酸检测服务,是与国内顶尖大型实验室合作的成果。这些实验室配备了尖端设备,并拥有专业精湛的技术团队。由于处理大量样本,他们不仅检测速度快,而且性价比极高。在艾测网进行检测,既方便高效,又能严格保护您的隐私。无需实名制,也不会对您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任何影响。
如果您有检测需求,艾测网将是您的理想选择。我们承诺以最真诚的服务,为您解决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