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例艾滋自愈者:血型之谜与医学奇迹
在艾滋病这一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面前,每一次治疗的突破都承载着无数患者的希望。2021年11月16日,《内科学年鉴》发布了一篇题为《一种无需干细胞移植即可治愈HIV-1型感染的可能方法》的文章,证实了全球记录在案的第二例艾滋病“自愈者”的存在。这位患者,被称为“埃斯佩兰萨病人”,不仅为医学界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更让人们对艾滋病的治愈充满了新的期待。
自愈奇迹:从感染到清除
“埃斯佩兰萨病人”是一位30岁的阿根廷女性,居住在埃斯佩兰萨市。2013年,她被诊断感染了HIV-1型病毒,感染源可能是其前男友,该前男友于2017年7月死于艾滋病。值得注意的是,除了2019年在怀孕期间接受了短期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使用了泰诺福韦、恩曲他滨和拉替拉韦)外,她从未接受过任何针对艾滋病的治疗。然而,经过多年的监测,研究人员发现她体内的病毒活动迹象消失,没有发现病毒复制的证据,仅有抗体的存在表明她曾被HIV感染。
研究人员对“埃斯佩兰萨病人”进行了长达8年的随访,期间共进行了10次商业病毒载量测试,结果均低于检测阈值。甚至在2020年3月她分娩后,对其胎盘组织的检测也未发现任何HIV-1病毒。这一结果不仅令人振奋,也引发了关于她是否真正实现了“自愈”的讨论。研究者们确认,这位患者体内确实发生过HIV病毒复制,但最终被免疫系统清除。
自愈背后的谜团:血型因素?
尽管“埃斯佩兰萨病人”的自愈现象令人惊叹,但关于其自愈机制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首例自然治愈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洛伦·威伦伯格(Loreen Willenberg)的血型信息并未被详细报道,这引发了人们对血型是否影响艾滋病自愈能力的猜测。然而,目前科学界尚未发现血型与艾滋病自愈之间的直接联系。
在艾滋病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更多地聚焦于个体的免疫系统差异和遗传特征。例如,“精英控制者”这一概念,指的是一群HIV感染者,他们似乎天生具有抑制和清除病毒的能力,不需要服用药物就能达到压制病毒的目的。研究者们发现,“精英控制者”的病毒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的特殊结合方式可能是其优势能力的来源。
治愈之路:希望与挑战并存
“埃斯佩兰萨病人”的自愈案例,以及之前“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通过骨髓移植实现治愈的案例,为艾滋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干细胞移植治疗过程昂贵、复杂且危险,且难以找到完全匹配的捐赠者,因此并不适用于所有艾滋病患者。
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在HIV治愈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研究者们正尝试通过编辑患者基因来阻止HIV病毒的复制过程。同时,新型免疫疗法和临床试验也在不断推进,为艾滋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尽管目前全球仅发现两位能够“自愈”的艾滋病患者,但医学界对艾滋病的治愈研究从未停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找到治愈方法、实现艾滋病人清零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致曾有过高风险行为的朋友们:重要提醒!艾滋病的早期发现对于控制病情、降低治疗成本及延长生命至关重要。HIV病毒一旦侵入体内,便会迅速扩增,因此,每一日的提早发现都意义非凡。
那么,如何确保尽早发现呢?当前,核酸检测以其超高的灵敏度位居检测手段之首,紧随其后的是抗原检测,最后是抗体检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核酸检测的窗口期仅需短短一周,比其他方法提前了三周以上。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速度惊人,通常在感染后2至4周内即达到高峰,若未加治疗,每日可产生高达10亿个新病毒颗粒。这意味着,核酸检测能在病毒肆虐前精准捕捉,为及早介入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对病情控制大有裨益。早期与晚期发现,可能意味着几十年的生命差距。
若您近期有过高风险行为,核酸检测无疑是首选。若已过3至4周,抗原检测同样值得考虑。艾测网,拥有16年专业经验,携手国内顶尖医学实验室,提供精准的核酸检测及抗原抗体检测服务。我们承诺,以快速、便捷、保密的方式,满足您的检测需求,守护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