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艾滋病毒防治成效显著:多元共治守护健康
近年来,四川天府新区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多元化工作模式和多方联动机制,有效遏制了艾滋病毒的传播,保障了居民的身心健康。那么,天府新区艾滋病毒真的多吗?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天府新区的艾滋病毒防治工作。
多元化工作模式,精准施策
天府新区公共卫生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探索出由艾滋病防治综合管理办公室、治疗管理办公室和母婴阻断管理办公室“三线”技术指导的多元化工作模式。这一模式通过“三线办—街道—基层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势互补。
新区公卫中心充分履行技术总牵头和指导的作用,提供工作经费和技术保障,做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技术支持。治疗管理办公室则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治疗管理上提供专业指导。街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深入摸排辖区内具有高危行为的人员及活动场所,加强宣传教育和检测动员,强化治疗管理。同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社会组织密切配合,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包括咨询检测、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干预检测、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与治疗管理等。
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关怀备至
成都天府新区彩虹健康咨询中心是天府新区培育孵化的专业机构,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该中心涵盖健康教育、重点人群宣传干预、自愿咨询检测和网络预约检测、感染者随访关怀和治疗促进,是基层医疗机构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有效补充。
彩虹健康咨询中心不仅承担国家、省、市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还通过入户关怀走访,督促感染者和病人按时接受各项定期检查、规范服药。同时,向感染者/病人及其家人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提供家庭关怀,有效促进了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巩固和提高了抗病毒治疗效果。
校园防艾宣传,青春力量
天府新区高度重视校园艾滋病防治工作,通过一系列“防艾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提高青少年的防艾意识和能力。在多个校园内,通过知识展板、宣传横幅、宣传手册、小游戏等形式,向大学生和小学生普及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天府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事局在新区多所学校开展性教育课程和“防艾”讲座,通过知识授课、案例分析、提问互动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危害、疫情形势和预防措施。同时,利用成都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讲师库的疾控专家和大学生同伴教育讲师,培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校医院防艾讲师和社区网格员宣讲队伍,引导学生参与到防治艾滋病的行动中来。
成效显著,未来可期
据数据显示,2018—2022年天府新区累计检测1,298,250人次,年均增长率为25.80%,新病例检出率从1.12‰下降到0.43‰,晚发现比例从42.95%降低至28.86%。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天府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显著成效。
未来,天府新区将继续优化联防联控机制,坚持综合防治,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调度推动,全面提升疾控专业能力,加强人才科研信息化支撑保障,凝心聚力推动新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致曾有过高危行为的朋友们:请铭记,艾滋病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它不仅能更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治疗成本,还能显著延长您的预期寿命。HIV病毒一旦侵入体内,便会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增殖。因此,对您而言,尽早发现每一刻都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确保早发现呢?目前,检测灵敏度最高的手段是核酸检测,紧随其后的是抗原检测,最后是抗体检测。核酸检测的窗口期短至1周,相较于其他方法,时间优势超过3周。艾滋病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极为迅速,通常在感染后2至4周内达到峰值,若未经治疗,每日可产生约10亿个新病毒颗粒。早期与晚期发现,对预期寿命的影响可能长达数十年之久。
显然,核酸检测能在病毒达到高峰之前精准捕捉,为尽早介入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极大有利于病情控制。如果您刚经历过高危行为,强烈推荐您优先考虑核酸检测。若时间已过3至4周,抗原抗体检测同样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请珍视健康,及时检测,为自己赢得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