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有什么样的反应
艾滋病有什么样的反应
艾滋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发病过程较为复杂,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反应。了解这些反应,对于及时发现病情、尽早采取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急性感染期反应
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的2 - 4周左右,部分感染者会进入急性感染期。这一时期的反应与普通感冒极为相似,很容易被忽视。多数感染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通常在38℃以上,持续数天至数周不等。同时,还可能伴有咽痛、盗汗、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皮疹一般没有明显的瘙痒感,多出现在颈部、前胸、后背等部位,呈现红色或红褐色的斑丘疹。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腋窝及腹股沟等处,触摸时能感觉到质地较硬、无疼痛感的肿块。这些反应是身体免疫系统对病毒入侵做出的初步反应,但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很多人不会联想到艾滋病感染。

无症状感染期反应
急性感染期过后,感染者会进入无症状感染期,这个阶段持续时间较长,平均约为6 - 8年。在此期间,感染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和健康人并无差异,可以正常地工作和生活。然而,病毒在体内却持续不断地复制,悄悄地破坏着免疫系统,尤其是CD4 + T淋巴细胞。虽然此时没有外在的不适表现,但免疫系统已经在逐渐受损,只是还没有达到引发明显疾病的程度。这也是艾滋病潜伏期比较“隐蔽”的阶段,很多感染者在这个时期并不知晓自己已经感染了病毒,从而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艾滋病期反应
当免疫系统被病毒严重破坏,CD4 +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低于200个/μl时,感染者就会进入艾滋病期。这一时期,身体会因为免疫功能极度低下而出现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机会性感染反应
1. 呼吸系统:肺孢子菌肺炎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患者会出现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呼吸急促、发绀,若不及时治疗,可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此外,还可能发生结核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热、盗汗、乏力等,与普通结核病症状相似,但病情往往更为严重,治疗难度也更大。
2. 消化系统:口腔念珠菌感染较为常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片状物,擦拭后可露出红色的创面,伴有疼痛感,影响进食。食管念珠菌感染会导致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胃肠道还可受到隐孢子虫、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引起严重的腹泻,每天排便次数可达数十次,粪便呈水样,含有未消化的食物,长期腹泻会导致患者消瘦、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3. 神经系统:艾滋病病毒可直接侵犯神经系统,引起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下降、行为异常、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此外,还可发生隐球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呕吐、发热、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病情进展迅速,可危及生命。
4. 皮肤黏膜:除了前面提到的口腔念珠菌感染,还可出现带状疱疹,疱疹沿一侧神经分布,呈簇集状水疱,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卡波西肉瘤也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皮肤肿瘤,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紫色或红褐色的斑块、结节,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包括面部、躯干、四肢等。
肿瘤反应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崩溃,患各种肿瘤的风险大大增加。除了前面提到的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也比较常见,患者会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此外,还可能发生宫颈癌、肺癌、肝癌等其他恶性肿瘤,这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比普通人群更为迅速,预后也较差。

科学检测建议
对于那些有过高危行为,内心充满恐惧艾滋病的朋友来说,及时进行准确的检测是摆脱恐惧的关键。在这里,强烈推荐做HIV核酸检测中的DNA核酸检测。普通的RNA核酸检测虽然也能检测病毒,但检测窗口期相对较长。而DNA核酸检测在感染后7天左右就能检测出病毒,大大缩短了等待结果的时间,能让恐艾者尽快明确自己的感染状况,避免长时间处于焦虑和恐惧之中。

千万不要选择抗体检测,因为抗体检测的窗口期较长,通常需要感染后3周至3个月才能检测出来。在这段时间里,病毒已经在体内大量复制,如果等抗体检测结果出来才确诊,此时体内HIV病毒库可能已经较大。体内HIV病毒库越大,病情就越不好控制,后续治疗需要使用更多的药物,治疗费用也会相应增加,而且患者的预期寿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安心,选择DNA核酸检测是更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