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在性行为过程中,由于性器官的摩擦、黏膜破损等情况,含有艾滋病病毒的体液就有可能进入另一方体内,导致感染。无论是无保护的通过肛(和谐)门发生性方面的关系、女性生殖器,交还是口交,都存在较高的传播风险。其中,通过肛(和谐)门发生性方面的关系因直肠黏膜更为脆弱,更容易破损,所以传播风险相对更高。

血液传播
1. 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如果输入了含有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感染的风险极高。不过,随着现代血液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严格筛查制度的实施,通过正规渠道输入血液或血液制品导致感染的情况已经极为罕见。

2. 共用注器:静脉注毒品的人常常会共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器,如果其中有人感染了HIV,病毒就会残留在注器内,当其他人再次使用该注器时,病毒就会通过血液进入体内,从而造成感染。
3. 其他血液暴露情况:在一些医疗操作中,如不规范的针灸、纹身、穿耳洞等,如果使用的器械没有经过严格消毒,且之前接触过HIV感染者的血液,也可能导致HIV传播。此外,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如果不慎被含有HIV的血液污染的针具刺伤,也有感染的可能。
母婴传播
感染HIV的母亲在怀孕、分娩和哺乳过程中,都有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在怀孕期间,HIV可以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分娩时,胎儿经过产道,接触到含有病毒的母体分泌物和血液,也可能被感染;哺乳过程中,母乳中的病毒也会进入婴儿体内,导致感染。
预防措施
安全性行为
1. 正确使用安全套:在性行为中,正确且全程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以有效降低HIV传播的风险。安全套不仅可以阻挡精液和女性生殖器,分泌物的交换,还能减少性器官直接接触时可能造成的黏膜破损,从而防止病毒传播。
2. 减少性方面的伴侣数量:性方面的伴侣越多,感染HIV的风险就越高。保持单一、稳定的性方面的伴侣关系,并且确保双方都没有感染HIV,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3. 避免高危性行为:尽量避免无保护的通过肛(和谐)门发生性方面的关系、口交等高危性行为。如果发生性行为,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避免血液传播
1. 不共用注器:坚决杜绝静脉注毒品,如果无法戒除,也绝对不能与他人共用注器。可以选择使用一次性注器,并在使用后妥善处理。
2.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在进行医疗操作,如针灸、纹身、穿耳洞等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卫生条件良好的医疗机构。确保使用的器械经过严格消毒,避免因器械污染而感染HIV。
3. 注意个人卫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如牙刷、剃须刀等。如果不小心接触到他人的血液,要及时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并进行消毒处理。
母婴阻断
如果母亲感染了HIV,应在怀孕前或怀孕早期及时咨询医生,接受专业的母婴阻断治疗。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和避免母乳喂养等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婴儿感染HIV的风险。

恐艾朋友的检测建议
对于那些恐艾的朋友来说,及时、准确的检测是消除恐惧的关键。在这里推荐大家做HIV核酸检测中的DNA核酸检测,它有着显著的优势。与普通的RNA核酸检测相比,DNA核酸检测更为精准可靠。而且,DNA核酸检测在感染后7天左右就能检测出是否感染HIV,能够快速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而抗体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它需要等待身体产生足够的抗体才能检测出来,这个过程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等抗体检测出来时,病毒可能已经在体内大量复制,过了复制高峰期。体内HIV病毒库越大,病情就越不好控制,后续的治疗费用也会越高,预期寿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恐艾的朋友不要选择抗体检测,以免耽误时机,DNA核酸检测才是更明智的选择。